精选章节

重生嫡女:血色婚约 北辰砚 12887 字 2025-04-16 15:20:16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更新时间:2025-04-16 15:20:16

1.火中重生:嫡女觉醒

京城的侯府,向来是权势与荣耀的象征,

可对于顾明璃而言,这里曾是她噩梦的开端与终结。

熊熊大火在她的记忆中肆虐,那钻心的疼痛、绝望的呼喊,

以及被至亲背叛的锥心之痛,都如附骨之疽,折磨着她的灵魂。

然而,命运却跟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当她再次睁眼,竟回到了十六岁生辰这一天。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雕花大床上,

顾明璃从混沌中清醒,熟悉又陌生的闺房映入眼帘。

她先是一愣,随即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这…… 这是我的房间?我重生了?”

她喃喃自语,声音中满是震惊与欣喜。

重生的喜悦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但紧接着,

上辈子惨死的画面在脑海中不断闪回,仇恨的怒火瞬间将她点燃。

“顾明瑶,萧景言,这一世,我定要让你们血债血偿!”

她紧紧攥着拳头,指甲嵌入掌心,留下深深的月牙印。

就在这时,贴身丫鬟翠儿端着洗漱用品走进来,

看到顾明璃已经醒来,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

“小姐,您可算醒了,今日可是您的生辰,府里上下都在忙着准备呢。”

顾明璃看着翠儿,心中五味杂陈。

上辈子,翠儿为了护她,被顾明瑶折磨致死。

这一世,她定要护翠儿周全。

“翠儿,过来。” 顾明璃轻声唤道。

翠儿连忙走到床边,“小姐,怎么了?”

顾明璃拉着翠儿的手,认真地说:

“翠儿,这一世,我们都要好好活下去。”

翠儿虽不明所以,但看到小姐坚定的眼神,重重地点了点头。

洗漱完毕,顾明璃起身走向妆台,铜镜中映出一张稚嫩却坚毅的脸。

她看着镜中的自己,暗暗发誓,一定要改写命运。

正想着,门外传来一阵嘈杂声。

“小姐,二小姐来了。” 翠儿在一旁提醒道。

顾明璃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来得正好。”

顾明瑶身着一身粉色罗裙,莲步轻移地走进来,

脸上挂着虚伪的笑容:

“姐姐,生辰快乐呀。

妹妹特意为姐姐准备了一份贺礼,希望姐姐喜欢。”

说着,她身后的丫鬟呈上一个精美的盒子。

顾明璃眼神犀利地盯着那个盒子,她清楚地记得,

上辈子这个盒子里装的是毒酒,

而她就是在喝下那杯毒酒后,陷入了万劫不复之地。

“哦?是什么贺礼,如此珍贵?” 顾明璃佯装好奇地问道。

顾明瑶打开盒子,里面是一瓶香料,香气扑鼻。

“姐姐,这可是妹妹好不容易寻来的西域香料,

据说有凝神静气之效,最适合姐姐这样的闺阁千金了。”

顾明瑶笑着说,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顾明璃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

“妹妹有心了。”

她接过香料,轻轻嗅了嗅,“确实是好东西。”

就在这时,她余光瞥见顾明瑶身后的丫鬟手中还拿着一个盒子,与装香料的盒子极为相似。

她心中一动,难道这就是上辈子装毒酒的盒子?

她不动声色地使了个眼色,翠儿心领神会,故意撞了一下那个丫鬟,

盒子掉落在地,里面的东西滚落出来,正是一个装着毒酒的酒杯。

顾明瑶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这…… 这是怎么回事?” 她慌乱地解释道,

“姐姐,这肯定是个误会,妹妹怎么会害您呢。”

顾明璃冷哼一声,

“误会?好一个误会。顾明瑶,你还有什么可说的?”

顾明瑶扑通一声跪下,

“姐姐,真的是误会,这是下面的人办事不利,

弄错了盒子,妹妹真的没有害您的意思。”

顾明璃看着她虚伪的样子,心中厌恶至极,

但她知道,现在还不是彻底揭露她的时候。

“起来吧,今日是我生辰,不想闹得不愉快。

希望妹妹日后做事小心些,别再闹出这样的笑话。”

顾明璃淡淡地说。顾明瑶如获大赦,连忙起身,

“是,姐姐教训得是,妹妹日后定会注意。”

顾明瑶走后,顾明璃陷入沉思。

她知道,顾明瑶不会善罢甘休,而她必须尽快行动起来。

她决定先从调查顾明瑶的势力入手,于是,她找到跟随自己多年的老仆周伯。

周伯对侯府的大小事务了如指掌,且为人忠诚可靠。

顾明璃将自己的计划告诉周伯,周伯听后,郑重地点点头:

“小姐放心,老奴定当竭尽全力。”

在周伯的帮助下,顾明璃渐渐摸清了顾明瑶在府中的势力分布。

原来,顾明瑶早已暗中拉拢了不少家仆,甚至连府中的一些管事都被她收买。

而她的靠山,除了侯爷的宠爱,还有就是她与萧景言的勾结。

想到萧景言,顾明璃眼中闪过一丝恨意。

上辈子,她被萧景言的甜言蜜语所迷惑,

殊不知他接近自己,只是为了侯府的权柄。

为了试探嫡母对自己的态度,顾明璃故意在嫡母面前提起顾明瑶送毒酒的事。

嫡母柳氏听后,脸色微变,但很快恢复如常:

“明璃,你妹妹想必是无心之失,你不要放在心上。”

顾明璃心中冷笑,嫡母向来偏爱顾明瑶,如今看来,果然如此。

但她并未表现出不满,而是乖巧地点点头:

“母亲说得是,女儿明白。”

在调查的过程中,顾明璃意外发现了侯爷书房的暗格。

她趁侯爷外出之际,偷偷潜入书房。

在暗格中,她发现了一本前朝密信,上面记载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她心中一惊,意识到这件事恐怕牵扯甚广。

她将密信藏好,决定找个合适的时机,好好利用这个秘密。

很快,到了晚上,侯府张灯结彩,为顾明璃举办生辰宴。

京城的达官显贵纷纷前来祝贺,一时间,侯府热闹非凡。

顾明璃身着一袭华丽的红色长裙,头戴凤冠,宛如仙女下凡。

她在众人的簇拥下,走进宴会大厅。

顾明瑶看到顾明璃,眼中闪过一丝嫉妒,但很快被她掩饰过去。

宴会进行到一半时,顾明瑶突然站起来,

“姐姐,今日是您的生辰,妹妹想为姐姐弹奏一曲,以表心意。”

顾明璃心中冷笑,知道她又要搞鬼,但还是点头应允。

顾明瑶坐在琴前,弹奏起一曲《凤求凰》。

琴声悠扬,宛如天籁,但顾明璃却听出了其中的挑衅之意。

一曲弹罢,顾明瑶起身,“

姐姐,妹妹献丑了。不知姐姐觉得妹妹这曲如何?”

顾明璃笑着说:“妹妹琴艺精湛,自然是极好的。”

顾明瑶却不依不饶,

“姐姐,听闻姐姐与萧公子的婚期已定,

妹妹还未恭喜姐姐呢。不知姐姐可准备好了?”

顾明璃心中一凛,知道她这是在当众逼自己。

她心中快速盘算着,突然灵机一动,

“妹妹有所不知,姐姐近日突然染了怪病,时常头痛欲裂,甚至连一些过往之事都记不得了。

这婚期嘛,恐怕得往后延一延了。”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萧景言的脸色也变得十分难看。

顾明瑶没想到顾明璃会来这一招,一时之间,竟不知如何回应。

顾明璃看着众人的反应,心中暗自得意。

她知道,这只是她复仇计划的第一步,未来的路还很长,

但她有信心,一定能让那些曾经伤害过她的人,付出惨痛的代价。

宴会结束后,顾明璃回到房间,疲惫地躺在床上。

翠儿为她端来一杯热茶,

“小姐,您今日可真是太厉害了。”

顾明璃笑着摸了摸翠儿的头,

“这只是个开始,以后的日子,还有得忙呢。”

她闭上眼睛,心中想着接下来的计划。

她知道,顾明瑶和萧景言不会轻易放过她,

而她必须步步为营,才能在这场残酷的斗争中生存下来,实现自己的复仇大计。

2.婚约棋局:渣男现形

顾明璃生辰宴上那一出 “失忆延婚期” 的戏码,在侯府乃至京城都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顾明瑶吃了个哑巴亏,心中对顾明璃的恨意愈发浓烈,

而萧景言也察觉到顾明璃似乎不再是那个任他拿捏的单纯闺阁女子。

但他并未就此罢休,反而加紧了谋划,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几日后,萧府送来请柬,邀侯府众人参加顾明璃与萧景言的订婚宴。

顾明璃看着那烫金的请柬,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

她知道,这所谓的订婚宴,不过是萧景言的又一次 “逼宫”。

在他看来,只要通过这场订婚宴,

就能将顾明璃彻底绑在自己的战车上,进而掌控侯府的势力。

“小姐,这可如何是好?萧公子这次来势汹汹,咱们要不要……”

翠儿在一旁焦急地问道,眼中满是担忧。

顾明璃轻轻拍了拍翠儿的手,安抚道:

“翠儿,莫要慌张。

他萧景言想借订婚宴逼迫我就范,我偏不如他所愿。”

沉思片刻后,顾明璃计上心来,她决定以 “旧疾复发” 为由拒见萧景言。

于是,在订婚宴当日,侯府传出消息,

顾明璃旧疾复发,卧床不起,无法参加订婚宴。

萧景言得知此消息后,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他在萧府大厅中来回踱步,心中恼怒不已。

“这个顾明璃,竟敢如此戏耍我!” 他咬牙切齿地说道。

然而,他并未就此放弃,他打算亲自前往侯府探望,试图以此逼迫顾明璃现身。

与此同时,顾明璃却没闲着。

她深知,要想彻底揭露萧景言的真面目,必须掌握实打实的证据。

而萧景言身边的幕僚,无疑是关键突破口。

她通过周伯,暗中联系上了萧景言身边一位不得志的幕僚。

这位幕僚名叫赵铭,虽有些才华,却一直得不到萧景言的重用,心中早有不满。

顾明璃派人送去重金,并许下承诺,

只要他能提供萧景言的罪证,日后定不会亏待他。

赵铭在利益的诱惑下,最终决定与顾明璃合作。

在赵铭的帮助下,顾明璃渐渐掌握了一些线索。

原来,萧景言表面上是京城中风流倜傥的公子哥,实际上却与边疆叛军暗中勾结。

他妄图利用与顾明璃的婚约,渗透朝堂,为叛军提供情报,里应外合,颠覆朝廷。

顾明璃看着手中的密信,心中又惊又怒。

“好你个萧景言,竟如此狼子野心!”

她暗暗发誓,一定要将他的阴谋公之于众。

就在顾明璃紧锣密鼓地收集证据时,青梅竹马的世子沈砚秋也悄然回到了京城。

沈砚秋与顾明璃自幼相识,两人情谊深厚。

在顾明璃上辈子深陷困境时,沈砚秋曾多次出手相助,可惜最终未能改变她的命运。

这一世,沈砚秋也一直暗中关注着她的一举一动。

沈砚秋知道,顾明璃如今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他很想站出来直接帮她,但无奈两人如今立场对立。

沈砚秋所在的沈家,与萧景言背后的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局势尚未明朗之前,他不能轻易暴露自己的立场,只能暗中相助。

他得知萧景言要借订婚宴逼宫的消息后,心急如焚。

他设法给顾明璃送去一封密信,信中写道:

“璃儿,我已知晓萧景言之阴谋,近日将有动作,万望小心。

我虽不能明助,却定会暗中护你周全。”

顾明璃收到密信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她深知沈砚秋的处境艰难,能在如此困境下还想着帮她,这份情谊让她十分感动。

然而,沈砚秋的暗中相助也并非一帆风顺。

为了不引起他人怀疑,他不得不伪装成与萧景言同一阵营,时常与萧景言等人来往。

每次看到萧景言,他都强忍着心中的厌恶,与之虚与委蛇。

而在顾明璃面前,他又只能装作冷漠疏离,这种内心的煎熬让他倍感疲惫。

有一次,在一场宴会上,萧景言故意当着众人的面,对顾明璃冷嘲热讽。

沈砚秋心中怒火中烧,却只能按捺住情绪,跟着众人一起附和。

顾明璃看到沈砚秋的表现,心中一阵刺痛。

她以为沈砚秋也背叛了她,眼神中闪过一丝失望。

沈砚秋看到顾明璃的眼神,心如刀绞,

但他不能解释,只能在心中默默祈求她的原谅。

随着证据的逐渐收集,顾明璃觉得时机已到,是时候揭露萧景言的阴谋了。

然而,就在她准备行动时,意外却发生了。

顾明瑶不知从何处得知了顾明璃正在调查萧景言的消息,

她心中暗喜,觉得这是一个扳倒顾明璃的好机会。

于是,顾明瑶趁顾明璃外出之际,偷偷潜入她的房间,

翻找出了她与赵铭往来的信件以及一些关于萧景言阴谋的证据。

她拿着这些证据,直奔侯爷书房,向侯爷哭诉道:

“父亲,您可要为女儿做主啊!

姐姐她不知从何处结识了一群叛党,还与他们暗中勾结,妄图颠覆朝廷。

女儿偶然间发现了这些证据,心中害怕极了,这才赶忙来告诉父亲。”

说着,她将手中的证据呈到侯爷面前。

侯爷看着眼前的证据,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这……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明璃她怎么会做出这种大逆不道之事?”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震惊与愤怒。

顾明瑶见侯爷上钩,心中得意,继续添油加醋地说道:

“父亲,女儿猜测,姐姐定是被那些叛党迷惑了心智。

如今事态严重,还望父亲速速处置,以免侯府遭受牵连。”

侯爷沉思片刻后,下令将顾明璃软禁起来,等候发落。

侯府上下得知此事后,一片哗然。

众人纷纷对顾明璃指指点点,说她不知廉耻,竟与叛党勾结。

翠儿得知小姐被软禁后,急得大哭,她想去求侯爷放过小姐,却被家丁拦了下来。

而此时,被软禁在房间里的顾明璃,心中又气又急。

她知道,这一定是顾明瑶的阴谋。

但她没想到,顾明瑶竟如此狠毒,为了扳倒她,不惜诬陷她勾结叛党。

她冷静下来,开始思考对策。

她知道,自己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必须想办法揭露顾明瑶的阴谋,

同时将萧景言的真面目公之于众。

正在她冥思苦想之际,窗外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

顾明璃警惕地看向窗外,只见一个黑影一闪而过。

紧接着,窗户被轻轻推开,一个熟悉的身影跳了进来。

顾明璃定睛一看,来人竟是沈砚秋。

“砚秋,你怎么来了?” 顾明璃又惊又喜地问道。

沈砚秋看着顾明璃,眼中满是关切:

“璃儿,我得知你被诬陷,心急如焚,便偷偷溜了进来。

你放心,我一定会帮你洗清冤屈。”

顾明璃感动得热泪盈眶:

“砚秋,谢谢你。我就知道,你不会背叛我。”

沈砚秋轻轻握住顾明璃的手,说道:

“璃儿,咱们从小一起长大,我怎会背叛你。

这次的事情,我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还你清白。”

两人正说着,突然听到门外传来脚步声。

沈砚秋脸色一变,迅速躲到了床底下。

只见翠儿推门而入,看到顾明璃安然无恙,心中松了一口气。

“小姐,您没事吧?” 翠儿关切地问道。

顾明璃摇摇头,

“我没事,翠儿,你怎么来了?”

翠儿说:

“小姐,我担心您,便偷偷溜了过来。

对了,刚刚我在外面听到一些风声,

说是萧公子得知您被软禁后,

十分生气,正打算来侯府找侯爷理论呢。”

顾明璃心中一动,她觉得这或许是一个转机。

她对翠儿说:

“翠儿,你去想办法给周伯传个信,让他务必在萧景言来侯府之前,

将证据准备好。我要在萧景言面前,彻底揭露他的阴谋。”

翠儿点点头,

“好的,小姐,我这就去。”

说完,翠儿转身匆匆离去。

沈砚秋从床底下钻出来,对顾明璃说:

“璃儿,我也会想办法帮你。

这次,我们一定要让那些恶人得到应有的惩罚。”

顾明璃坚定地点点头,

“嗯,我们一定可以的。”

两人相视一笑,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和决心。

而此时的侯府,正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顾明璃能否成功洗清冤屈,揭露萧景言和顾明瑶的阴谋,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3.嫡庶对决:血染绣坊

顾明璃被诬陷勾结叛党一事,在侯府掀起轩然大波,可她并未就此沉沦。

被软禁在闺房的日子里,她表面上顺从,

实则暗中与周伯和沈砚秋紧密谋划,寻找反击的机会。

一日,顾明璃听闻顾明瑶近日频繁出入侯府的绣坊,神色鬼祟。

心思敏锐的她立刻意识到,绣坊或许藏有顾明瑶不可告人的秘密。

经过一番仔细调查,她竟发现绣坊的地下室里,顾明瑶私藏了诸多罪证,

其中甚至包括侯爷暗中贪墨的账本。

这一发现,让顾明璃心中燃起了希望之火,

她知道,反击的时机终于来了。

顾明璃深知,仅凭自己一人之力,

难以将顾明瑶彻底扳倒,她需要借助外力。

而在侯府之中,能与顾明瑶抗衡的,唯有她的嫡母柳氏。

虽然柳氏此前对顾明瑶多有偏袒,但在涉及家族存亡的大事面前,

顾明璃相信,柳氏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于是,她设法让翠儿给柳氏送去一封密信,

信中详细阐述了顾明瑶的种种恶行,以及她私藏罪证对侯府的巨大威胁,

并提出与柳氏联手,共同对付顾明瑶的计划。

柳氏收到密信后,陷入了沉思。

她虽疼爱顾明瑶,但更在乎侯府的兴衰荣辱。

经过一番权衡,她决定与顾明璃见面详谈。

在闺房之中,顾明璃与柳氏相对而坐。

顾明璃言辞恳切地说道:

“母亲,如今顾明瑶的所作所为已严重威胁到侯府的安危。

她私藏父亲的贪墨账本,一旦被有心人利用,侯府必将万劫不复。

女儿深知母亲疼爱妹妹,但在大义面前,

还望母亲能与女儿携手,共同铲除这颗毒瘤。”

柳氏看着顾明璃,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明璃,母亲信你这一次。

但你务必确保计划万无一失,

否则,侯府上下都将陷入绝境。”

得到柳氏的支持后,顾明璃开始紧锣密鼓地实施计划。

她故意放出风声,说自己已掌握了顾明瑶勾结叛党的铁证,不日便要公之于众。

顾明瑶得知消息后,惊慌失措,连忙前往绣坊,打算转移那些罪证。

而这一切,都在顾明璃的预料之中。

当顾明瑶带着几个心腹丫鬟来到绣坊时,发现绣坊里弥漫着一股诡异的气氛。

就在她心生疑虑之际,突然,绣坊里燃起了熊熊大火。

火势迅速蔓延,转眼间便将整个绣坊笼罩在火海之中。

顾明瑶惊慌失措地大喊:

“快来人啊,救火!救火!”

可她带来的心腹丫鬟们,早已被顾明璃事先买通,此刻纷纷作鸟兽散。

原来,这把火正是顾明璃让人放的。

她要借这场大火,烧毁顾明瑶私藏的罪证,同时将罪名嫁祸到顾明瑶身上。

看着大火中的绣坊,顾明璃心中五味杂陈。

她知道,这场嫡庶之间的对决,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在火势最旺的时候,顾明璃带着柳氏以及一众家仆赶到了绣坊。

看到眼前的场景,柳氏故作震惊地说道:

“这是怎么回事?明瑶呢?她怎么会在绣坊里?”

顾明璃则指着大火,义愤填膺地说:

“母亲,女儿怀疑这一切都是明瑶所为。

她得知女儿掌握了她的罪证,便想放火烧毁绣坊,销毁证据。”

众人听后,纷纷交头接耳,对顾明瑶的行为表示愤慨。

就在这时,顾明瑶从大火中逃了出来,

头发凌乱,衣衫褴褛,模样十分狼狈。

她看到顾明璃和柳氏,立刻冲过去,哭喊道:

“母亲,姐姐,你们要相信我,这火不是我放的,是有人陷害我!”

顾明璃冷笑一声:

“顾明瑶,事到如今,你还想狡辩?

你私藏父亲的贪墨账本,意图谋反,

如今又放火烧毁绣坊,你以为你还能逃脱罪责吗?”

说着,她拿出了一份事先准备好的假账本,在众人面前晃了晃。

顾明瑶看着那份账本,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她知道,自己已经陷入了绝境。

但她仍不甘心,试图做最后的挣扎:

“姐姐,你不要血口喷人!这份账本是你伪造的,你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顾明璃不慌不忙地说:

“是不是伪造的,在场的各位心里都清楚。

如今,证据确凿,你还有什么可说的?”

说着,她看向周围的家仆,大声问道:

“各位叔叔伯伯,婶婶阿姨,你们说,该如何处置这个叛徒?”

家仆们被顾明璃的气势所感染,纷纷喊道:

“严惩叛徒!严惩叛徒!”

在众人的声讨声中,顾明瑶彻底崩溃了。

她瘫倒在地,眼神空洞,失去了反抗的力气。

而顾明璃则趁热打铁,继续说道:

“母亲,如今侯府面临如此危机,父亲又因操劳过度病倒在床。

作为侯府的嫡女,女儿愿挺身而出,承担起守护侯府的责任。

还望母亲能给女儿一个机会,让女儿整治侯府,清除奸佞。”

柳氏看着顾明璃坚定的眼神,心中暗暗点头。

她知道,顾明璃已经不再是那个任人欺凌的柔弱闺阁女子,

而是一个有勇有谋、能担当大任的侯府嫡女。

于是,她点了点头,说道:

“好,明璃,母亲相信你。

从即日起,你便代母亲掌管侯府的大小事务,务必将侯府治理好。”

顾明璃成功取得了侯府的掌控权,她开始大刀阔斧地整治侯府。

她清除了顾明瑶的党羽,提拔了一批忠诚可靠的家仆,侯府的风气为之一新。

然而,就在她以为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意外再次降临。

侯爷在得知绣坊失火以及顾明瑶的所作所为后,深受打击,一病不起。

更糟糕的是,顾明瑶的党羽不甘心失败,他们买通了侯爷身边的侍卫,

在一个深夜,对侯爷发动了袭击。

侯爷虽奋力抵抗,但终究寡不敌众,身受重伤,陷入了昏迷。

侯府再次陷入了混乱。

顾明璃得知消息后,悲痛欲绝。

她知道,这一切都是顾明瑶的党羽在背后搞鬼。

为了防止侯府陷入更大的危机,她不得不再次采取行动。

她下令封锁侯府,对所有可疑人员进行排查。

同时,她加强了自身的防备,以防敌人再次对她下手。

在这个艰难的时刻,沈砚秋再次伸出了援手。

他设法给顾明璃送去了一封密信,信中写道:

“璃儿,我已得知侯府之事。

你务必坚持住,三日后,我将在城外安排救援。

届时,我们里应外合,定能粉碎敌人的阴谋。”

顾明璃看着这封信,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希望。

她知道,自己并不孤单,沈砚秋一直在她身边支持着她。

然而,时间紧迫,敌人随时可能再次发动攻击。

顾明璃必须在这三天内,稳住侯府的局势,等待沈砚秋的救援。

她深知,这将是一场艰苦的战斗,但她毫不退缩。

她坚信,只要自己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战胜敌人,

守护好侯府,为自己和家人讨回公道。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顾明璃日夜操劳,

一方面安抚侯府众人的情绪,另一方面加强侯府的防御。

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决绝,仿佛在向世人宣告,她绝不会被打倒。

而侯府的未来,也在这风雨飘摇中,充满了未知的变数。

4.侯府倾轧:父女反目

侯爷重伤昏迷,侯府乱作一团,顾明璃表面上慌乱无措,

内心却如明镜一般,深知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阴谋,

而她必须借此机会,将侯府的控制权彻底掌握在自己手中。

她先是假意听从嫡母柳氏的安排,对侯府事务表现出一副顺从的姿态,

实则暗中观察局势,寻找着收编顾明瑶残余势力的契机。

很快,机会便来了。

侯府中开始流传一些关于侯爷贪墨的风声,

顾明璃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绝佳的突破口。

她不动声色地让人将那些流传的风声加以引导,使之愈演愈烈,

最终引起了朝堂上某些官员的注意。

不久之后,朝廷便派人前来侯府抄家,以彻查侯爷贪墨一事。

抄家风波一起,侯府上下人心惶惶。

顾明璃却镇定自若,她巧妙地利用这个机会,在混乱之中接近顾明瑶的那些死忠党羽。

她言辞恳切地对他们说:

“诸位,如今侯府面临如此大难,皆是因为二小姐的糊涂之举。

但我念在大家都是侯府的老人,不愿赶尽杀绝。

只要你们肯弃暗投明,我不仅可以既往不咎,还会给你们一条生路。”

那些党羽们原本就对顾明瑶的所作所为感到失望,如今见顾明璃如此大度,

又深知侯府若真的倒台,他们也将无处可去,于是纷纷表示愿意投靠顾明璃。

就这样,顾明璃不费一兵一卒,便将顾明瑶的残余势力收归己用。

随着抄家行动的深入,侯爷贪墨的证据逐渐浮出水面。

在众人面前,顾明璃镇定地拿出那些确凿的证据,逐一验明。

看着眼前如山的铁证,众人皆倒吸一口凉气。

柳氏脸色苍白,瘫倒在椅子上,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丈夫竟真的犯下如此大罪。

而顾明璃则趁机以 “嫡女代掌家事” 的名义,

宣布将柳氏软禁起来,以免她再做出什么不利于侯府的事情。

柳氏虽心有不甘,但此时的她已无力反抗,只能任由顾明璃摆布。

在掌控了侯府的局势后,顾明璃开始着手整顿侯府的内务。

她将那些与顾明瑶勾结的家仆全部清理出去,重新提拔了一批忠诚可靠的人。

在她的治理下,侯府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秩序,而她的威望也在侯府中日益高涨。

然而,就在顾明璃以为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一个意外的消息打破了她的平静。

沈砚秋突然找到她,神色凝重地对她说:

“璃儿,我有件事一直瞒着你。

其实,我并非普通的世子,而是前朝皇室后裔。

我的父亲,正是你之前救下的那位忠臣。”

顾明璃听后,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一直信任的青梅竹马,竟有着如此惊人的身世。

沈砚秋看着顾明璃震惊的表情,继续说道:

“当年,我父亲被奸人陷害,满门抄斩。

我侥幸逃脱,被现在的父母收养。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暗中寻找机会,为父报仇,恢复前朝的荣耀。

而你,一直是我心中最重要的人。

我知道,我的身份可能会给你带来麻烦,但我实在不忍心再瞒着你。”

顾明璃听着沈砚秋的话,心中五味杂陈。

她想起了上辈子与沈砚秋的点点滴滴,那些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

原来背后竟隐藏着如此复杂的身世秘密。

就在顾明璃还沉浸在震惊之中时,边疆突然传来急报。

萧景言率领叛军攻城,边关告急。

这个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打破了京城的平静。

顾明璃深知,此时的侯府已无法置身事外。

她必须做出抉择,是继续与沈砚秋保持距离,还是与他联手,共同对抗叛军。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顾明璃决定与沈砚秋联手。

她知道,在这国家危难之际,个人的恩怨已显得微不足道。

只有齐心协力,才能保卫京城,保卫自己的家园。

沈砚秋得知顾明璃的决定后,心中十分感动。

他紧紧握住顾明璃的手,说道:

“璃儿,谢谢你。我一定会竭尽全力,与你一起打败叛军。”

于是,顾明璃和沈砚秋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对抗叛军的事宜。

他们一方面向朝廷请命,愿意率领侯府的家丁前往边关支援;

另一方面,积极联络京城中的其他势力,希望能够组成一个联盟,共同对抗叛军。

在他们的努力下,京城中的许多世家大族纷纷响应,愿意出兵相助。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出征之际,侯府中却发生了一件意外。

顾明瑶不知从何处得知了沈砚秋的身份,她认为这是一个扳倒顾明璃的好机会。

于是,她偷偷地将沈砚秋的身份泄露给了朝廷中的一些官员,

企图以此来引起朝廷对顾明璃的怀疑。

朝廷中的官员们得知沈砚秋的身份后,果然十分震惊。

他们纷纷上书皇帝,要求严惩沈砚秋和顾明璃。

皇帝也被这个消息弄得十分头疼,他既不想失去顾明璃和沈砚秋这两位得力的助手,

又担心他们的身份会给朝廷带来麻烦。

经过一番权衡,皇帝决定先将沈砚秋和顾明璃召回京城,当面询问此事。

顾明璃和沈砚秋得知消息后,心中十分焦急。

他们知道,这是顾明瑶的阴谋,一旦回到京城,他们很可能会陷入困境。

但他们又不能违抗皇帝的命令,于是只能硬着头皮回到京城。

在皇宫中,皇帝一脸严肃地看着顾明璃和沈砚秋,问道:

“沈砚秋,你可知罪?你身为前朝皇室后裔,竟隐瞒身份,意图谋反,该当何罪?”

沈砚秋连忙跪下,说道:

“陛下,臣绝无谋反之意。

臣虽为前朝皇室后裔,但早已对皇位没有任何觊觎之心。

臣一直以来,都只是想为父报仇,恢复家族的名誉。

如今,国家面临危难,臣愿意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陛下抵御叛军。

还望陛下明察。”

顾明璃也跟着跪下,说道:

“陛下,沈砚秋所言句句属实。

他一直是个忠义之人,从未有过谋反之心。

如今叛军攻城,边关告急,正是用人之际。

还望陛下能够网开一面,让我们戴罪立功,前去边关抗击叛军。”

皇帝听了他们的话,陷入了沉思。

他看着眼前这两个年轻人,心中有些犹豫。

他知道,顾明璃和沈砚秋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如今叛军来势汹汹,朝廷确实需要他们的帮助。

但他又担心,如果轻易放过他们,会引起朝廷中其他官员的不满。

就在皇帝犹豫不决之时,一位大臣站了出来,说道:

“陛下,老臣认为,此时正是国家危难之际,用人之际。

沈砚秋和顾明璃虽身份特殊,但他们一直以来都对朝廷忠心耿耿。

如今他们愿意主动请缨,前去边关抗击叛军,正是他们报效朝廷的机会。

老臣建议陛下,不妨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戴罪立功。

如果他们能够成功击退叛军,不仅可以将功赎罪,还能为朝廷立下大功。”

其他大臣们听了,也纷纷表示赞同。

皇帝听了大臣们的建议,最终决定给顾明璃和沈砚秋一个机会。

他对他们说道:

“好,朕就给你们一个机会。

如果你们能够成功击退叛军,朕不仅可以既往不咎,还会重重地赏赐你们。

但如果你们敢有任何背叛朝廷的行为,朕定将你们碎尸万段。”

顾明璃和沈砚秋听了,心中大喜。

他们连忙谢恩,说道:

“陛下放心,臣等一定竭尽全力,击退叛军,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就这样,顾明璃和沈砚秋带着皇帝的命令,

率领着侯府的家丁以及京城中其他世家大族的军队,浩浩荡荡地前往边关。

他们知道,前方等待着他们的,将是一场艰苦的战斗。

但他们毫不畏惧,因为他们心中有着坚定的信念,

那就是保卫京城,保卫自己的家园。

5.血色婚约:真心何在

顾明璃与沈砚秋率领军队奔赴边关,看似是要与萧景言的叛军正面交锋,

然而他们心中却另有打算。

两人私下商议后,决定兵分两路,

顾明璃佯装率领主力部队在边关与叛军周旋,

而沈砚秋则带着一小队精锐人马,悄悄潜回京城,目标直指侯府暗室。

那暗室之中,藏着顾明璃之前发现的前朝密信,

他们预感这密信或许是解开当前困局的关键所在。

顾明璃在边关与叛军对峙时,巧妙地利用战术,多次与叛军进行小规模冲突,

既不贸然进攻,也不让叛军轻易突破防线,

成功地牵制住了萧景言的大部分兵力,

为沈砚秋的行动争取了时间。

而沈砚秋这边,趁着夜色,带着人马悄然潜入侯府。

侯府因之前的变故,守卫力量有所削弱,

再加上他们行动隐秘,很快便找到了通往暗室的密道。

密道中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腐臭的气味。

沈砚秋等人小心翼翼地前行,手中的火把照亮了前方的道路。

突然,前方传来一阵机关启动的声音,沈砚秋眼疾手快,

一把将身边的士兵拉开,一支利箭擦着他们的身体飞过。

众人不敢再有丝毫大意,更加谨慎地摸索着前进。

经过一番艰难的跋涉,他们终于来到了暗室的入口。

暗室的门紧闭着,上面刻满了奇怪的符号。

沈砚秋仔细观察了一番,发现了一处隐藏的机关。

他按照顾明璃之前留下的线索,轻轻转动机关,

只听 “嘎吱” 一声,暗室的门缓缓打开。

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沈砚秋等人走进暗室,只见里面摆放着几个巨大的箱子。

他们打开箱子,终于找到了那封前朝密信。

沈砚秋迫不及待地打开密信,然而信中的内容却让他大惊失色。

原来,密信中揭露了一个惊天秘密:

皇帝才是这一切的幕后黑手。

萧景言与边疆叛军勾结,看似是为了谋取私利,

实际上却是皇帝暗中指使,他利用萧景言来清除朝堂上的异己势力,巩固自己的统治。

而侯府也因为卷入了这场政治斗争,成为了皇帝的眼中钉。

顾明璃的父亲,侯爷,正是因为察觉到了皇帝的阴谋,

才被皇帝设计陷害,背上了贪墨的罪名。

沈砚秋深知这密信的分量,一旦泄露出去,必将在朝堂上掀起轩然大波。

他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带着密信赶回边关,与顾明璃会合。

顾明璃看到密信的内容后,同样震惊不已。

她怎么也想不到,那个看似英明神武的皇帝,竟然如此阴险狡诈。

然而,还没等他们想出应对之策,皇帝却突然亲临边关。

原来,皇帝察觉到了顾明璃和沈砚秋的行动,

担心他们发现了什么对自己不利的秘密,于是亲自前来试探。

皇帝来到军营后,顾明璃和沈砚秋心中忐忑不安,

但他们表面上却不得不强装镇定,迎接皇帝的到来。

皇帝坐在营帐之中,目光冷冷地扫过顾明璃和沈砚秋,开口说道:

“朕听闻你们在边关与叛军周旋,进展如何?”

顾明璃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

“陛下,臣等正按照计划与叛军对峙,目前已成功牵制住叛军的大部分兵力。”

皇帝微微点头,又说道:

“朕还听说,你们近日在京城有所行动,可有此事?”

顾明璃心中一惊,知道皇帝已经有所察觉,

但她还是故作镇定地回答道:

“陛下,臣等只是担心侯府的安危,所以派人回去查看了一番,并无其他不妥之举。”

皇帝看着顾明璃,眼中闪过一丝怀疑。

他突然话锋一转,说道:

“沈砚秋,你身为前朝皇室后裔,

虽朕念你一片忠心,暂且饶你一命,

但你如今与顾明璃走得如此之近,是否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沈砚秋听了,心中一紧。

他知道,皇帝这是在故意试探他们。

如果此时承认与顾明璃有其他计划,

必将引起皇帝的猜忌,甚至可能会危及顾明璃的性命。

于是,他咬了咬牙,说道:

“陛下,臣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任何谋反之意。

臣与顾姑娘只是自幼相识,情谊深厚,并无其他不当之举。”

皇帝听了沈砚秋的话,并未立刻表态,而是陷入了沉思。

营帐中一片寂静,气氛紧张得让人窒息。

突然,皇帝猛地一拍桌子,大声说道:

“沈砚秋,你还敢狡辩!

朕已经掌握了你的罪证,你与顾明璃意图谋反,

证据确凿,你还有何话说?”

说着,他一挥手,旁边的侍卫立刻拿出了一些伪造的证据,摆在众人面前。

顾明璃看到这些证据,心中明白,这是皇帝故意陷害他们。

她正要开口为沈砚秋辩解,却被沈砚秋抢先一步。

沈砚秋看着皇帝,一脸决然地说道:

“陛下,此事与顾姑娘无关,一切都是臣一人所为。

臣甘愿承担所有罪责,只求陛下放过顾姑娘。”

顾明璃听了沈砚秋的话,心中一阵剧痛。

她看着沈砚秋,眼中满是不舍和感动。

她知道,沈砚秋这是为了保护她,甘愿牺牲自己。

皇帝看着沈砚秋,冷笑一声:

“好,既然你认罪,朕就成全你。来人,将沈砚秋打入大牢,听候发落。”

侍卫们立刻上前,将沈砚秋押了下去。

顾明璃看着沈砚秋被带走的背影,泪水夺眶而出。

她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不甘,她决定要为沈砚秋洗清冤屈,揭露皇帝的阴谋。

在沈砚秋被带走后,顾明璃强忍着心中的悲痛,来到皇帝面前。

她看着皇帝,眼中毫无畏惧之色,说道:

“陛下,沈砚秋是被冤枉的。真正的幕后黑手,是您!”

说着,她拿出了那封前朝密信,在皇帝面前晃了晃。

皇帝看到密信,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

他没想到,顾明璃竟然真的发现了他的秘密。

皇帝恼羞成怒,他指着顾明璃,大声喝道:

“你这个不知死活的丫头,竟敢污蔑朕!来人,将她拿下!”

侍卫们立刻围了上来,顾明璃却毫不退缩。

她看着皇帝,大声说道:“

陛下,您以为这样就能掩盖您的罪行吗?

这密信就是铁证,您的阴谋迟早会被世人知晓。”

皇帝听了顾明璃的话,心中更加愤怒。

他走上前,一把夺过顾明璃手中的密信,撕了个粉碎。

然后,他狠狠地一掌击向顾明璃,顾明璃躲避不及,被皇帝一掌击晕在地。

皇帝看着晕倒在地的顾明璃,心中一阵慌乱。

他知道,这件事情一旦泄露出去,必将对他的统治造成极大的威胁。

他必须想办法尽快解决这个麻烦。

于是,他下令将顾明璃秘密带回京城,软禁起来。

同时,他派人封锁了边关的消息,试图将这件事情隐瞒下来。

然而,皇帝的如意算盘并未得逞。

顾明璃被软禁的消息很快便在京城中传开了,引起了轩然大波。

许多大臣纷纷上书,要求皇帝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而侯府的家丁们得知顾明璃被皇帝软禁后,也纷纷表示要为顾明璃讨回公道。

京城中一片混乱,而顾明璃和沈砚秋的命运,也因此陷入了更加未知的深渊。

他们能否在这重重困境中,成功揭露皇帝的阴谋,洗清自己的冤屈,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6.权倾天下:孤注一掷

顾明璃在被皇帝软禁的日子里,表面上柔弱顺从,

内心却在悄然谋划着一场惊天动地的反击。

她深知,想要彻底扳倒皇帝,揭露其阴谋,

仅凭自己的力量远远不够,必须借助外力。

于是,她暗中联系上了周伯,让他设法寻找前朝旧部的下落。

周伯领命后,不顾危险,四处奔波。

终于,在京城的一个隐秘角落,找到了几位前朝旧臣的后人。

这些人虽然多年来一直隐姓埋名,但心中对前朝的忠诚从未改变。

他们听闻顾明璃的计划后,深受感动,决定与她联手,共同对抗皇帝。

与此同时,顾明璃还想出了一个大胆的计策 —— 假死脱身。

她让翠儿找来一位与自己身形相似的女子,

经过一番乔装打扮后,将其伪装成自己的模样。

然后,在一个深夜,制造了一场火灾,让众人误以为顾明璃在火灾中丧生。

皇帝得知这个消息后,虽然心中有些怀疑,但见现场一片狼藉,

“顾明璃” 的尸体也面目全非,便渐渐放下心来。

顾明璃成功摆脱了皇帝的监视后,与前朝旧部会合。

他们经过一番周密的策划,决定发动政变,逼迫皇帝退位。

在行动之前,顾明璃再次拿出了那份被皇帝撕毁的前朝密信。

虽然密信已支离破碎,但凭借着她的记忆,重新拼凑出了关键内容。

她深知,这封密信将成为他们要挟皇帝的重要筹码。

政变当日,顾明璃与前朝旧部率领着精心训练的军队,浩浩荡荡地向皇宫进发。

一路上,他们势如破竹,很快便突破了皇宫的防线。

皇帝得知消息后,惊慌失措,连忙召集侍卫进行抵抗。

然而,他的侍卫们在顾明璃等人的强大攻势下,纷纷倒戈投降。

就在顾明璃即将攻入皇宫大殿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了 —— 顾明瑶。

顾明瑶此时已陷入绝境,她深知自己的所作所为已无法挽回,

为了自保,她决定孤注一掷,刺杀顾明璃。

她手持匕首,趁顾明璃不备,猛地向她扑去。

顾明璃察觉到危险,想要躲避却已来不及。

千钧一发之际,萧景言突然出现,

他一把将顾明瑶推开,匕首刺进了他的胸膛。

顾明璃看着受伤的萧景言,心中充满了疑惑。

萧景言看着顾明璃,苦笑着说:

“明璃,我知道自己罪孽深重,如今能为你挡这一刀,也算是赎了一点罪。”

原来,萧景言在与叛军作战的过程中,渐渐看清了皇帝的真面目,

他后悔自己当初的所作所为,想要弥补过错,于是暗中投靠了顾明璃。

顾明瑶看着萧景言,眼中充满了怨恨:

“你为什么要背叛我?为什么?”

萧景言冷冷地说:

“你为了自己的私欲,不择手段,害死了那么多人,这一切都是你咎由自取。”

说完,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匕首刺进了顾明瑶的心脏。

顾明瑶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萧景言,随后缓缓倒下。

解决了顾明瑶后,顾明璃继续向皇宫大殿进发。

此时,沈砚秋也率领着军队赶到了。

原来,他在狱中得到了前朝旧部的帮助,成功越狱。

他得知顾明璃发动政变的消息后,立刻率兵前来支援。

两人相见,眼中充满了惊喜与感动。

沈砚秋紧紧握住顾明璃的手,说:

“璃儿,我来了,我们一起打败皇帝。”

顾明璃用力地点了点头。

在顾明璃和沈砚秋的带领下,众人顺利攻入了皇宫大殿。

皇帝见大势已去,瘫倒在龙椅上。

顾明璃走上前,拿出那封拼凑好的前朝密信,冷冷地说:

“陛下,你的罪行已被揭露,如今你已无路可逃。

为了天下苍生,你还是退位吧。”

皇帝看着密信,脸色苍白如纸。

他知道,自己的阴谋已经彻底败露,如今只能乖乖退位。

于是,在众人的逼迫下,皇帝无奈地宣布退位。

顾明璃拥立了一位年幼的皇子为帝,自己则以摄政王的身份执掌朝政。

在她的治理下,国家逐渐走向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然而,顾明璃心中却始终有一个遗憾,那就是沈砚秋。

政变结束后,沈砚秋为了避免引起新帝的猜忌,选择了离开京城,隐居山林。

顾明璃在处理完朝政后,常常会独自一人来到皇宫的废墟中,

回忆与沈砚秋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一天,顾明璃在废墟中偶然发现了一封信。

她颤抖着打开信,只见上面写着:

“璃儿,我等你,无论身在何方。”

顾明璃看着信,泪水模糊了双眼。

她知道,沈砚秋虽然离开了,但他的心始终与自己在一起。

在新帝登基的大典上,顾明璃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心中却十分平静。

她下令将萧景言碎尸万段,以祭奠那些被他害死的无辜之人。

大典结束后,天空突然下起了雨。

顾明璃独自一人站在雨中,远远地看到一个熟悉的背影。

她的心中一动,想要追上去,却又停下了脚步。

她知道,自己的使命还未完成,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她去做。

于是,她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向未知的远方,继续为国家和百姓的幸福而努力奋斗。

而她与沈砚秋之间的感情,也将成为一段永恒的传奇,在世间流传……